微信公众号
关注山东湿拌砂浆网随时掌握第一手资讯

首页 > 最新资讯 > 正文

劳务短缺给建筑企业带来的挑战与行业的未来
2022-03-03 08:20:43   来源:建筑前沿
    本文主要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介绍当前建筑业劳务现状,第二部分对其他风险与成本因素进行阐述,主要表明建筑行业环境和要素都在趋
  
  本文主要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介绍当前建筑业劳务现状,第二部分对其他风险与成本因素进行阐述,主要表明建筑行业环境和要素都在趋紧,第三部分给出人工智能为建筑业劳务短缺提供的一些解决方案。
  — 1 —
  建筑业劳务现状
  建筑业是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能够用少量的投资创造出大量的就业。而随着国家保障农民工权益的制度不断完善,建筑企业招工难现象却越来越突出。在北京,即使以500元/人·天的标准也难以吸引劳动力。据国家统计局《2020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显示,2020年,全国农民工总量2.9亿人,比上年减少500多万人,下降1.8%。其中,从事建筑业的农民工比重为18.3%,比上年度下降0.4个百分点;而从事第三产业的农民工比重为51.5%,比上年提高0.5个百分点,劳务市场的重心在逐渐向“工作地点更体面”的行业倾斜。此外,劳务不仅在整体规模上出现短缺,其结构性问题在重体力的建筑行业也表现得更为严重,尤其是老龄化加剧带来的劳动力供给下滑,2020年,中国农民工平均年龄为41.4岁,比上年提高0.6岁;从年龄结构来看,40岁及以下农民工所占比重为49%,比上年下降1.2个百分点,50岁以上农民工占26%,比上年提高1.8个百分点,占比继续提高。
  劳务短缺仅仅只是开始,随之而来的劳动力成本上涨是建筑企业要面临的巨大挑战。2020年从事建筑业的农民工月均收入约4700元,比上年增加约130元,增长3%,高于六大农民工就业集中行业(制造业、建筑业、批发和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住宿餐饮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建筑企业间的竞争愈来愈激烈,在目前这个“价低者得”已成为常态的行业里,高价则意味着无法中标,低价又意味着很难盈利。劳动力成本上涨无疑进一步压缩了企业的利润空间,这就很可能导致建筑企业为了生存而出现偷工减料的问题。
  — 2 —
  其他风险与成本因素
  众所周知,建筑材料成本通常占工程成本的很大比例,高达60%-70%。因此,工程材料单价的变化可能直接影响到建筑企业的“生死存亡”。我们都知道,在项目建设过程中,钢材、混凝土、水泥、河砂、石材等材料的价格总会随着时间或其他外部条件的变化而变化。但在某些情况下,一些项目的发包人没有考虑这一因素,没有对材料价格波动作出调整。例如,在安徽省,建筑企业联合向政府申请帮助,因为材料上涨超出了建筑企业能承受的范围,自2007年以来,安徽省政府投资项目采用了固定价格的材料合同模式,在与甲方签订的施工合同中,分项“价格调整”均规定“不调整”,即一旦建筑材料价格大幅上涨,中标人将承担巨大的风险。
  自2014年8月起,住建部发布了《建筑工程五方责任主体项目负责人质量终身责任追究暂行办法》(简称《办法》)。官方公布后,许多公司开始不愿意参与项目投标,并且出现没人愿意担任项目经理的情况,这种情况已经开始影响建筑企业的正常经营管理。质量终身责任制要求建筑工程主体对所管理项目的质量负有终身责任。一旦工程出现质量问题,可能被吊销资质证书,被罚款数百万元,甚至面临牢狱之灾。项目经理在项目中的报酬仅为正常工资,但他们要对整个项目的终身质量负责。换言之,项目经理在工作中获得的报酬不等于他必须承担的责任,以及他可能面临的职业和生活风险。
  另外,现在的工程项目与以往完全不同,对环境的保护和粉尘的控制要求明显提高,无论是否有用、合理或是不合理,只要业主一句话,所有搅拌站和粉仓都需要关闭。项目部驻地建设应具备一系列附加要求,如绿化、体育设施(篮球场、足球场)、停车位、美观等。这些在过去都是无关紧要的,只要项目进展顺利,不出安全事故即可。
  当然,并不是说建筑工地的标准化是错误的,但如今的高标准化要求直接导致施工成本增加20%-30%。然而,项目的投标价格并未跟随成本上涨。利润只能来自项目的建设,现在的粉尘控制遵循“一刀切”的模式。一旦PM2.5超标,所有项目过程都必须停止。当施工方频繁中断项目时,所有的机械成本、劳动力成本和资本成本都会白白损失。
  — 3 —
  劳务短缺的应对
  劳务的结构性短缺,即适龄农民工占比降低,增加了建筑工地的安全隐患。当今劳动力市场主力80后和90后正值婚育年龄,这一群体通常对建筑行业的工作性质较为抵触,导致流动在建筑市场的劳务缺少新鲜血液的注入,工人年龄越来越大,体力逐渐下降,再加上文化水平不高,安全意识也比较薄弱,造成安全事故的可能性大大增加。
  工人的老龄化现象已成为当前建筑业发展的致命弱点。如何突破建筑业自身的用工壁垒?目前来看,AI可以提供出较为有效的解决方案。随着自动化的深入,人工智能和自动化设备将逐步接管施工现场,带来高度自治施工的新时代。由于人工智能具有强大的分析、整理和应用能力,因此人工智能在建筑行业必将有一个“光明的未来”。在劳动力不足的情况下,人工智能可以简化甚至取代部分人工操作。
  ▌1. AI助推BIM建模
  BIM技术本质上是为了解决施工阶段精细化管理难题。施工阶段的精细化管理是建筑企业多年来一直在追求的目标,通俗地说,精细化管理是指在施工阶段进行标准化、规范化的施工管理。建筑企业应用BIM技术的核心驱动力在于希望通过BIM技术提升项目施工管理水平,最终实现项目效益最大化。例如,在施工项目管理中,现场不同专业的人力配比和物资预测是行业一大难题。在施工前,如果通过BIM技术进行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模拟,预演施工全过程,预测项目在特定进度节点处所需劳动力、材料量等详细数据,就能快速了解不同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的优缺点,便于企业管理层直观地判断方案的合理性,进行方案比选。同时,便于项目部结合工程量合理优化人员和材料配比,实现“无缝对接,穿插施工”,从而提升施工管理的精细化水平。
  随着自动化的深入,人工智能与自动化装备将逐步接管施工现场,并带来一个高度自治的建筑业新时代。AI与BIM技术共同工作,将带来更优秀的工程进度规划和建筑施工速度。
  机器人作为程序化设定的系统硬件,其拥有着人类所无法比拟的高强度、高效率、误差率小等优势。在通过BIM技术设计出建筑模型后,经过AI智能的优化和处理,可以直接对接到智能机器人的工作系统中,自动完成工作。
  一个建筑工程是庞大而复杂的,AI技术的多方面应用可在诸多环节中改善施工的状况,从而让BIM技术能够得到更加完善准确的实施,最大限度提升信息对于工程建设单位的指导作用。
  ▌2. 用计算机代替人工工作
  有研究报告分析了全球逾20万名劳工的工作任务和技术,自动化对各个产业劳工的冲击在2030年代中期将达到30%。最可能被自动化取代的产业前三名依次是运输与仓储业(52%)、制造业(45%)和建筑业(38%)。
  机器人作为可编程的系统硬件,具有强度高、效率高、出错率小等人类无法比拟的优点。这无疑是人工智能发展的一个重要领域。如今,随着中国建筑业在全方位的技术迭代和升级中向“智能站点”迈进,一批“张贴式”建筑机器人已经聚集在一起。包括“AI现场过程监控分析员”、“安全监督员”,以及“天花板安装工”、“焊工”、“搬运工”等的实际操作。
  ▌3. AI多元素标记施工现场
  人工智能在现场施工中的应用体现在它可以使用机器学习、语音和图像识别来自动标记施工现场的照片和视频,以便组织数据和搜索。例如,AI可以使用深度学习模式分析图像和语音,自动标记施工数据,并主动向客户提供安全措施。
  建设项目是巨大而复杂的,人工智能技术的各种应用可以帮助改善许多过程链中的建设状态,尽管人工智能在施工方的项目工程中的应用起步较晚,但未来的影响不容低估。
  人工智能在各个细分领域都有很好的解决方案,但还并没有任何一种方法可以完全解决建筑领域的所有问题。罗马并非一日建成,人工智能成为理想中的“全能建筑师”,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本文作者洪景渠,来自上海攀成德企业管理顾问有限公司。文章所列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攀成德立场。
  来源:建筑前沿
  声明:本文旨在分享,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谢谢!
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山东湿拌砂浆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山东湿拌砂浆网”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山东湿拌砂浆网”,转载时不得擅动。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站系本网编辑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十日内与本网联系。

频道总排行

频道本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