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某健康建筑标识项目 李晓旭/供图
健康建筑探索高品质生活空间
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普及健康生活、优化健康服务、完善健康保障、建设健康环境、发展健康产业,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面向人民健康的建设科技工作成为建筑、建材产品转型升级的重要探索领域。
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会同有关单位制定的中国建筑学会标准《健康建筑评价标准》定义了健康建筑的发展理念,即通过提升建筑健康性能要素和追求功能创新,来全面促进建筑使用者的生理、心理和社会健康;融合了建筑、设备、声学、光学、公共卫生、心理、健身、建材、给排水、食品、社会服务等多个学科;构建了健康建筑的指标体系,即空气、水、舒适、健身、人文、服务,为建筑设计、建造、运营提供了系统、可实施的健康环境营造技术路径。
在行业的共同努力下,健康建筑标准体系不断完善,支撑工程建设高品质发展。截至2022年12月,健康建筑相关的工程实践达1.3亿平方米。
建材产品是支撑高品质建筑的基础
健康建筑规模化的增长和精细化的建设需求,促使高品质的建筑、建材产品被更广泛地关注。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等单位编制的《健康建筑产品评价通则》(以下简称《通则》)明确了“健康建筑产品”的定义,即在满足产品实用功能的基础上,符合健康建筑要求,实现建筑健康性能提升的建筑材料、设施设备、家具、电器等产品。
《通则》提出了安全耐久、使用舒适、主动健康、智慧感知、创新提高五项技术指标,强调产品应具备降低或消除健康不利因素,如涂料的甲醛释放量、设备的断电保护、板材的燃烧性能等;具备改善或提升健康有益因素,如涂料的抗菌性能、电器的智能运行、灯具的调光控制等。
《通则》从有害控制和健康促进两个层面引导产品研发,同时为建筑产品的健康性能信息披露和分级提供标准化工作支撑。与国内外典型的绿色建材和产品评价体系聚焦有害物质限量和能源资源保护相比,《通则》所规定的产品健康性能和用户友好功能更全面,为健康建筑工程建设和用户室内环境优化的选材提供了更具实用意义的参考。
建材产品精准对标和分级
以《通则》为技术依据,健康建筑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已牵头完成对给水管材、吸油烟机、新风净化机组、LED照明、内墙涂料等11家企业产品技术对标和分级评价,启动了健康建筑产品库建设工作。
以内墙涂料为例,其技术指标基于常规要求,提升了对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甲醛、苯系物、可溶性重金属等有害物质的控制指标;包含了耐洗刷、耐污渍等体现使用耐久性的指标,视觉、触觉效果等反应产品装饰性和用户舒适性的指标,以及抗细菌、抗霉菌、甲醛净化等主动健康功能性指标。
健康建筑产品的定义内涵和技术体系将随新需求不断演化、新技术和新材料的不断更新迭代而持续丰富和完善,以科技和质量支撑高品质建筑产品,服务人民美好生活。
来源于:孟 冲 中国建材报
来源于:孟 冲 中国建材报
(作者系健康建筑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秘书长、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科技发展研究院健康建筑研究所所长 )
声明:本文旨在分享,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谢谢!
声明:本文旨在分享,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