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用好机制砂?
一、配合比设计原则:
1、三低原则:
(1)、低水泥用量
(2)、低用水量
(3)、低收缩性能
2、选用聚羧酸系外加剂:
聚羧酸外加剂优点:高减水率、高保塌性、较好的工作性能、减少自收缩、无沉淀、环保。
二、机制砂配制混凝土的注意事项:
1、从源头抓起:现存问题:生产不规范,管理不规范、造假。
解决办法:搅拌站要选好砂厂,将砂厂当作外包方纳入管理,定期抽检砂厂,派人常去砂厂控制质量。
2、控制人工砂粒型和级配:
(1)粒型:选用专业制砂机械可生产粒型良好的人工砂。
(2)级配:现阶段人工砂细度模数多在3.0-3.7。原因:砂厂只注重成本、不重质量,砂厂技术素质较低,需求量大时忽视质量控制。
解决方法:搅拌站选好合作砂厂,有条件的采用两种砂复掺使用,与机制砂厂合作,自己生产混合砂。
3、控制人工砂石粉含量:
(1)洗走石粉问题:除泥工序应在石料破碎前进行,就不存在石粉洗走问题,良好的除泥工序能保证人工砂石粉含量控制在7%以内。
(2)适宜的石粉控制:最优石粉含量因混凝土强度而异,石粉含量控制在7%以内的人工砂适应性强,通常使用石粉含量和MB值作为控制指标。
(3)控制人工砂压碎指标:压碎指标是指人工砂在外力作用下抵抗破坏的能力,是间接表现机制砂坚固性的一个重要指标,控制在30%以内最好。
(4)控制人工砂中氯离子含量:氯离子含量达到相关标准规定,防止部分厂家拿海砂滥竽充数。
(5)控制混凝土早期开裂和收缩
人工砂混凝土的抗裂性能与MB值关系较大,当MB值在0.6-1.8范围内时,混凝土单位面积的总开裂面积和24小时收缩率随MB值增大而增大。
研究表明,混凝土人工砂浇筑后24小时到92小时这段时间的收缩率较大,主要原因是石粉缩短了水泥水化的诱导期。实际工程中,在满足施工要求的前提下,尽量减小粗骨料的堆积空隙率,使孔隙率小于42%,尽可能控制较小的塌落度。
(6)正确引导施工单位,做好人工砂混凝土的湿养护,做到以下几点:
a、湿养护开始时,混凝土表面不存在泌水缺陷;
b、生产质量控制砂在装料过程中,注意含水率控制,砂厂应有足够的堆场,先生产的砂先运出;
c、在搅拌站,按产地、进料时间分仓堆放,堆放高度不超过10米,做到先进厂先用;
d、避免砂含水率过高造成砂粘仓,影响下料进而影响生产。使用人工砂拌制混凝土,既能改善混凝土的工作性,又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益,同时又解决了环境污染问题,提高了资源利用率,形成综合效益。
用机制砂制备混凝土的注意事项
一、注重机制砂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
机制砂由于骨料级配不佳,在配制混凝土时易出现坍落度损失大、拌合物泌水及混凝土泵送压力大等问题。通过调整混凝土配合比,改善颗粒级配的方式可对上述问题进行改善,有时为了解决其泌水问题还可考虑使用引气剂或粘度调节剂等技术措施。
二、严格控制机制砂MB值
机制砂MB值是国标确定机制砂中所含细粉为石粉还是泥粉的重要指标。在实际工程中,人们往往认为较高的石粉含量将影响减水剂的作用效果,特别是PCE的作用效果,但实际对PCE作用效果有危害的是机制砂中所含的泥粉。
王稷良研究了石英岩、片麻岩、花岗岩、玄武岩、石灰岩和大理石盐等6种岩性石粉对减水剂作用效果的影响。其研究结果表明,石粉确实会对减水剂的作用效果产生不利影响,特别是对PCE的作用效果影响相对显著,但总体影响较小。
蒋正武等利用机制砂配制C50自密实混凝土时发现,即使对于石粉含量17%的机制砂自密实混凝土,适量提高PCE掺量将显著降低泵送压力。由此说明,通过适当调整减水剂掺量可解决石粉对其分散效果的不利影响。
三、注重高石粉含量机制砂对混凝土耐久性的影响
目前,机制砂中石粉含量对混凝土性能影响的研究工作大多停留在其对混凝土工作性及强度方面,而就石粉含量对混凝土耐久性影响的研究有待深入。王稷良的研究结果表明,适量提高石灰岩石粉可完善机制砂的级配,增加浆体数量和填充颗粒空隙,改善机制砂混凝土的工作性,但对不同强度等级的混凝土而言,机制砂中石粉的最佳含量不同。同时,适量石粉有利于提高机制砂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抗冻融、抗硫酸盐侵蚀及抗磨等性能,但机制砂中石粉含量超过7%~10%后,将不利于对混凝土塑性收缩和干燥收缩的控制。
来源于:王岳 砼心砼德
声明:本文旨在分享,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谢谢!
来源于:王岳 砼心砼德
声明:本文旨在分享,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谢谢!
